8月中国预焙阳极价格连续下跌
8月份,中国预焙阳极成交价格延续下降趋势,市场综合报价为7070元/吨,环比下跌200元/吨,成本下降和供应增加是导致阳极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今年国内阳极价格首次连续2个月下调。
据安泰科统计,截至2022年7月,国内阳极建成产能为2819万吨/年,同比增长2.5%,7月阳极产量为183万吨,国内阳极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部分企业甚至超负荷生产,开工率持续提升,产量较前期增长,但企业库存水平处于低位,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价格高位的市场下,生产压力相对偏大。需求保持强劲,铝价与生产成本同步下跌,但铝价跌幅远高于成本的跌幅,电解铝企业盈利空间收窄,但实际减产规模对产量的影响较小。出口保持增长趋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预焙阳极出口环比下降30.7%至14万吨,出口增速放缓主要受疫情防控和物流瓶颈的影响;1-6月阳极累计出口102万吨,同比增长28.1%。随着疫情防控放松并进一步缓解生产和物流的瓶颈,以及海外铝厂复产需求恢复等利好支撑下,阳极出口在7月有望反弹。
预焙阳极价格主要受成本端主导,据安泰科统计,7月份中国华东地区阳极完全成本为6424元/吨,同比上涨46.3%,环比下跌0.6%,规模化的企业吨阳极盈利近700元/吨,环比减少170元/吨,人工及环保费用增加影响产品利润减少。另外,阳极制造成本中石油焦占比降至69%,截至2022年7月末,中国预焙阳极用石油焦主流成交价在4300元/吨,较上半年高位价格下跌700元/吨,随着局部地区炼化开工逐步提升,供应增加而下游按需采购的情况下,国内石油焦价格将稳中偏弱运行,同期预焙阳极价格下调预期强。另一原料煤沥青在成本中占比为17%,当前市场价格为620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元/吨,成本增长和供应下降支撑煤沥青价格上涨。
整体来看,成本下降对阳极价格的驱动力减弱,但需求强劲和供应增长有限、现货库存可控将对价格形成支撑。
撰写:安泰科 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