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价格直线下跌 短期仍有降价预期
近日,随着超预期政策干预的持续,动力煤价格直线下跌,可以说是“几近腰斩”,不论是港口还是坑口都呈现连续大幅下跌趋势,而且进一步走低的预期仍存。
中国煤炭资源网价格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
广州港神木优混价格为1965元/吨,较之前的高位--10月20日前后的2665元/吨下降700元/吨,跌幅达26.27%。
山西优混(5500)和山西大混(5000)的跌幅则更加,前者为26.92%,后者为27.66%。
与此同时,坑口价格也不例外,截至10月29日,
CCI大同5500报收1295元/吨,较10月20日下跌705元/吨,跌幅35.25%;
鄂尔多斯5500报收1198元/吨,较10月20日下跌572元/吨,跌幅32.32%;
榆林5800报收1358元/吨,较10月20日下跌582元/吨,跌幅30.0%。
各级、各部门、各省市、各煤企纷纷加强保供稳价工作,促使主产地优质产能加快释放,增产保供持续推进;同时,北方疫情扩撒,防控措施升级叠加部分省份出现“加油贵、加油难”现象,长途拉煤车周转受限,部分煤矿库存顶仓。
据中国煤炭资源网11月1日了解,在上周产地煤矿按照5500大卡煤执行限价1200元/吨之后,周末内蒙古地区煤矿再次主动限价到1000元/吨。由于煤价下行,客户观望,煤矿销售情况一般。近期铁路运力紧张,部分承担保供任务的煤矿库存也有积压,短期仍有降价预期。
在这一情况之下,叠加大秦线检修提前结束,铁路优先保障保供电煤运力,煤炭转运加快,港口调入量持续稳增,在调入增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库存持续累积。
而国家调控政策同样作用于港口市场,之前的“过热”情况有所冷却,终端市场采购放缓,观望情绪升温,市场煤需求阶段转弱。
同时在后期价格干预力度大超预期的情况下,贸易商悲观情绪进一步加剧,促使其加快恐慌性降价抛售,继而带动本周港口煤价大幅跳水回调。
据本网11月1日了解,虽然部分贸易商表示,现在价格仍处于波动期,价格难以锁定,已暂停发运;但在政策持续调控的预期下,部分贸易商急于出货,港口煤价继续下探;且有贸易商表示,后期市场政策干扰因素仍大,价格仍有下行压力。
就目前的市场影响因素来看
一边是政策调控的持续深入,带来的是供应量的增加、合同履约率的提高、煤价的进一步下调以及需求端-用电量的限制等利空因素;
另一边是需求端存在的变量、供应端仍然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依旧处于相对低位的电厂库存和冷冬的预期等利好因素。
但总体来说不外乎供需两端,相对于需求端预估的不确定性,供应端可采取的干预措施所带来的影响则更加直接、可靠。因此,短期来看煤价下跌或将仍然是必然趋势,中长期依旧需要关注政策的走向,毕竟这是目前市场最大的影响因素和最不可预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