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1-11-29 08:21:13 来源:阿拉丁
阿拉丁(ALD)调研了解,由于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政治监督严格,完成全年能耗强度调控目标任务艰巨,派驻机构下沉地方进行专项检查等因素,吕梁当地部分氧化铝企业面临全部停产可能。目前阿拉丁(ALD)调研某45万吨左右氧化铝厂计划全部停产,供应计划面临阶段明显调整。某300余万吨产能企业表示当前所在地确实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监督和落实能耗“双控”工作严格,手续不全企业面临停产可能。某300万吨产能企业表示,公司手续齐全,未有停产计划。具体发展,实时关注。
下附相关新闻三篇,重点提及:
1. 11月25日、26日,吕梁市政府先后召开能耗“双控”专题会议和攻坚推进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全市能耗“双控”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保持清醒头脑,紧盯最后期限,倒排工期,全力冲刺,坚决啃下能耗“双控”这块“硬骨头”,确保年底能耗强度实现转负下降。
2. 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点任务,紧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开展政治监督,推动驻在部门认真履职尽责。
3. 9月,中纪委网站发文称,能耗高污染重项目为何屡禁不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冲动怎样克服?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文中提到,一些地区“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突出。一些企业对节能审查、环评敷衍躲避,存在“先上车、后补票”问题。山西省101个在建或已建“两高”项目中,72个手续不全,吕梁市、长治市、晋中市“两高”项目违规建设问题突出,晋中市、吕梁市、运城市在煤炭消费量急剧增加情况下,仍大力发展焦化、钢铁等“两高”项目。防城港市、百色市在“十三五”能耗强度大幅上升情况下,“十四五”仍计划新增大量钢铁、氧化铝产能。
✦新闻链接
▼吕梁新闻联播:吕梁市政府专题研究部署能耗“双控”工作
11月25日、26日,吕梁市政府先后召开能耗“双控”专题会议和攻坚推进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全市能耗“双控”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市长张广勇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林武书记、蓝佛安省长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提高站位,统一思想,集中攻坚,全力冲刺,坚决完成全年能耗强度调控目标。副市长杨巨才就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就抓好最后一个多月的全市能耗“双控”工作,张广勇提出四方面要求。一要提高站位,落实批示不懈怠。各级各部门要全力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能耗“双控”工作当作严肃政治任务抓牢抓实。要保持清醒头脑,紧盯最后期限,倒排工期,全力冲刺,坚决啃下能耗“双控”这块“硬骨头”,确保年底能耗强度实现转负下降。二要精准管控,紧盯目标不动摇。立足全市年度调控目标,按照“严控总量、高能多限、低能少限、一企一策”的总体要求,实施精准化、差别化应急管控措施。围绕11月、12月调控目标实施“两步走”,做到任务分解、措施落实、项目管理和常态督导“四到位”,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类处置、限量限产。三是综合施策,统筹推进不松劲。坚持系统思维,做大经济“分母”,紧盯能耗“双控”与经济补考进位两项重点任务,全力稳住煤炭“压舱石”,有效提升白酒生产力,不断促进“三产”大提速,确保在完成能耗强度下降任务的同时经济增速不落步。四是压实责任,动真碰硬不手软。全面压紧压实部门的监管责任、属地的管理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抓好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强化任务落地和目标考核,逐企制定降耗措施并签订责任状,采取正反双向激励措施督促企业落实能耗“双控”要求,通过责任落实倒逼目标任务完成。
攻坚推进会上,张广勇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长签订了重点行业能耗“双控”行动目标责任书。市统计局通报了全市和各县(市、区)能耗“双控”指标情况,分解了后两个月目标任务;市能源局通报了全市能耗“双控”通知落实情况和督查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措施。
▼中纪委网站《跟进压责护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 严防被压减项目反弹》原文
记者近日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获悉,今年以来,该派驻纪检监察组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点任务,紧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开展政治监督,推动驻在部门认真履职尽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做实基础性工作。
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列为对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纳入监督台账跟进监督。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按照“集体学习、建立台账、制定方案、持续落实、总结评估、形成报告”的工作链条推进监督工作,经常性研究重要事项,协助解决重点问题,及时做好工作总结。
“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的部署要求,从中找准监督工作关键点、着力点和切入点,围绕思想认识是否到位、工作成效是否明显、工作作风是否扎实等方面,全面衡量驻在部门履职尽责情况,做好督促提醒。”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张东升说。
通过参加国家发改委党组会、主任办公会、专题会议等,了解国家发改委党组传达学习、部署推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相关工作情况。该派驻纪检监察组约谈了承担牵头任务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全面了解任务落实时间安排、方法路径等,明悉相关部门职责及委内分工。督促驻在部门充分发挥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做好政策顶层设计,协调推动相关部委结合职能做好配合工作。
全程跟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专项检查工作,督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对全国“两高”项目全面摸底排查,组织各地区全面梳理在建、拟建增量项目,进一步摸清存量。派员赴江西、广西等地实地检查,向地方有关部门、驻省级发改委纪检监察组,以及干部群众等多方收集地方落实“活情况”,了解地方“两高”项目存在的问题,“以下看上”倒看政策设计和责任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驻在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相关部委配合衔接,提出切实可行政策措施,从制度机制上防止出现‘两高’项目建设乱象。”张东升表示,将进一步督促压实地方责任,促使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抓好违规“两高”项目问题整改,严防被压减项目“反弹”,做好存量项目节能挖潜工作。
▼中纪委网站《能耗高污染重项目为何屡禁不止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冲动怎样克服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最近,围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两高”项目能耗高、排放大、污染重,单位增加值能耗显著高于其他行业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造成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锁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9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各地区仍然存在“十四五”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数量多、新增能耗量大等突出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亟须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取得实效。
各地压减350多个拟上马“两高”项目,减少新增用能需求2.7亿吨标准煤
问:围绕严把审批关、准入关和监管关,从源头管控“两高”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德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必须严格“两高”项目审批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坚持依法按程序办事,加强源头把控。按照部署,各有关部门采取了以下举措。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关于“十四五”推进沿黄重点地区工业项目入园及严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的通知》等,加强“两高”项目管理。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正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构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长效机制。
加强项目管理,强化考核监督。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4次组织各地区梳理排查“两高”项目,加强窗口指导,督促各地区强化项目清单管理,系统摸排本地区“十四五”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情况,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项目,科学稳妥推进拟建项目,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潜力,严肃查处违规审批和建设存量项目。同时,进一步强化目标约束,将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情况纳入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部署加强重点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两高”项目转型发展。生态环境部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严格“两高”项目环境准入等工作。
问: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多次赴地方开展现场调研和专项检查。专项检查奔着问题去,有什么成效?
刘德春: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检查。去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5个工作组赴20个省区市开展现场调研,督促各地区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赴8省区开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专项检查,其他地区开展自查。
完善督促机制,持续推动落实。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落实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7月,召开年中节能工作视频会议,督促各地区把节能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摆在环资工作首位;8月,印发今年上半年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对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地区,要求其暂停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地级市、州、盟的“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除外)。到目前为止,各地压减了拟上马的“两高”项目350多个,减少新增用能需求2.7亿吨标准煤,取得了初步成效。
盲目上马、未批先建、监管弱化……一些地区违规上马“两高”项目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地区贯彻落实情况与中央要求仍有差距
问:根据排查检查掌握的情况,目前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德春:目前看来,一些地区违规上马“两高”项目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地区贯彻落实工作与党中央要求仍有差距,一些突出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部分地区上马“两高”项目冲动比较强烈。在中央三令五申下,有的地方依然盲目批复上马“两高”项目。山西全省计划上马178个“两高”项目,预计能耗5942万吨标准煤,大幅超出“十四五”新增用能空间;临猗县、山阴县、闻喜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仍违规新批复或备案“两高”项目,新增能耗约140万吨标准煤。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防城港市不顾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和规划要求,争抢钢铁项目落户;防城港市、百色市在“十三五”能耗强度大幅上升情况下,“十四五”仍计划新增大量钢铁、氧化铝产能。
一些地区“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突出。一些企业对节能审查、环评敷衍躲避,存在“先上车、后补票”问题。山西省101个在建或已建“两高”项目中,72个手续不全,吕梁市、长治市、晋中市“两高”项目违规建设问题突出,晋中市、吕梁市、运城市在煤炭消费量急剧增加情况下,仍大力发展焦化、钢铁等“两高”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14个在建项目中有12个手续不齐。辽宁省30多个“两高”项目未通过节能审查即开工建设,其中有10个项目未获得环评批复。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百色等市46个“两高”项目未通过节能审查即开工建设。青海省海东市多个“两高”项目手续不全,无视整改要求,持续违规建设生产。
一些地区“两高”项目监管有所弱化。“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制度审批管理权限被层层下放,事中事后监管不力。山西省将节能审查、环评审批调整为企业信用承诺事项,但并未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导致监管虚化弱化。云南省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产能置换把关不严,焦炭等行业产能零增长目标落空,某企业置换退出的105万吨焦化产能中有效产能仅10万吨。青海省部分市县节能监察主体责任未压实,事中事后监管处于失控状态。
一些地区对“两高”项目优惠政策尚未严格收紧。有的在市县层面变相支持“两高”项目。江西省九江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年产35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项目,在通过节能审查前已获得中国农业银行九江分行1亿元贷款支持。青海省部分市县以大宗电力交易、直供电等名义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电价优惠,海东市铁合金、电解铝等部分企业用电价格仅为每千瓦时0.35元。
个别领导干部片面追求“两高”项目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忽视盲目上马带来的长远不利影响
问:一些地方为何违规上马“两高”项目,这暴露了什么问题?
刘德春:一些地方违规上马“两高”项目,反映了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认识片面,没有真正做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要求当口号,并未将其贯彻到具体工作中,思想认识严重滞后、脱节。
二是政绩观不正确。一些领导干部片面追求“两高”项目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把GDP作为评价考核政绩的“重中之重”,忽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忽视盲目上马“两高”项目带来的长远不利影响。
三是贯彻落实不扎实。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就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出部署,但有的地方只是停留在填表算数上,没有进行实质性落实,财经纪律执行不严肃,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开展专项检查“回头看”,对工作不力地区通报约谈
问: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刘德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推动各地区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强化“两高”项目全过程管理。严格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加强对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预警提醒,按规定落实暂停节能审查等处罚措施。定期调度地方贯彻落实情况,建立通报批评机制,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和案例进行通报。在今年四季度开展专项检查“回头看”,通报约谈工作不力地区。
紧盯整改落实情况。针对此前发现各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跟踪、紧盯不放,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要求,逐项督促地方抓好整改。建立常态化梳理摸排机制,督促各地区准确掌握本地区“两高”项目情况,建立在建、拟建、存量项目清单,逐一审核分析,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坚决整改。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抓紧制定出台《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强化对地方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明确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甄别标准,对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分类处置、健全政策机制、强化能力建设等作出部署,细化重点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取得实效。
上一篇:国家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渝揭牌
下一篇:总投资约22亿元!百色成功签约新能源光伏发电装备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