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铝土矿和氧化铝市场的诸多问题
近年来,中国氧化铝产能过剩日益严重,而最终端的需求似乎并未产生与氧化铝产能增加相匹配的的增长,氧化铝被过度生产,这一方面带来了氧化铝市场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刺激了铝土矿的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但产能过剩并非市场唯一的问题,随着进口矿依赖度的增加,国内的铝土矿和氧化铝市场受到海外主产国政策变化的牵制越发明显,可以说,我们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但是问题总要一步步地解决,在9月6日-9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铝业峰会上,我们邀请了诸多行业专家,针对不同问题,给出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解答。

印度尼西亚的投资环境。市场上针对印尼关注的问题很多。首先关于印尼对待铝土矿的出口政策问题,多变、模糊的政策是一种常态还是出于政治需要。其次,当中国的氧化铝产能过于拥挤,产能向海外转移似乎无法避免,印尼是否真的是一个“好”的去处。相信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不仅仅只着眼于分析某一个政策、法律等等的具体发表和制定,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了解印尼这个国家,了解“它何以如此”,这个问题放在更长远的角度思考,才能帮助我们做日后的决策。所以,本届会议我们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印尼人文研究交流中心王勇辉教授,做“东南亚铝产业投资政策现状与风险解读”为题的报告,王教授主要研究旨趣是东南亚经济与合作、区域政治与发展,印度尼西亚问题。相信通过报告,会给各位参会人员提供一个认识东南亚,思考企业向外发展的角度。
针对中外氧化铝成本差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铝消费地,所以,大部分市场人士更关注于中国的氧化铝生产,但欧洲高企的能源成本致使当地的部分氧化铝厂停产,大家可能才会注意到欧洲氧化铝厂的生产成本问题。也许研究海内外主产区氧化铝厂的成本差异,有助于我们获得超越边际的经验和思考,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目前中国的氧化铝生产水平究竟在世界的哪个位置。所以,本届会议上,我们邀请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原首席工程师顾松青教授,为大家解读“国内外氧化铝成本及技术差异分析”
针对氧化铝产能过剩的问题。直到今天,新的氧化铝建设并未停止。每一个“建设者”都有自己不得不建的理由,然而,氧化铝产能显然不可能无限大,有限的需求不能承载无限的扩张。市场自然会对过剩的问题予以反馈,从今年的氧化铝市场来看,这种“反噬”似乎已经蔓延,是否会伴着残酷的结果终结或者以何种方式终结?又或者是否会带着这种“弊病”一直存在下去?但无论怎样,对于部分市场参与者而言,可能都要承受不能承受之重,但无人愿意心甘情愿地退出。本届会议上,阿拉丁(ALD)创始人&总经理单贵斌先生,将就“中长期氧化铝市场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没有政策天花板,产能就要无限大?”为题做主题报告。
节能与环保。环保已经是铝土矿和氧化铝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经过多年的技改或者整顿,目前各工厂的大体环保已经完善,不过仍然有很多细节工作可以做。在宏观的节能降碳背景下,冶炼企业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所以,氧化铝厂应该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寻找一切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方式?在本届会议上,我们邀请了福建远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领导,以“金属膜材料在氧化铝全领域应用探讨”为题做相关的报告,共同探讨如何在某一更“微观”的环节里达成节能与环保,提升自身竞争力。
氧化铝用矿技术。氧化铝工艺本身通过技术革新和发展,无论新老工艺,在节能降耗等环节已经基本做到一致和与时俱进,新建生产线的技术或者能耗优势相对更多有“噱头”嫌疑,从工艺上带动成本变化并不突出。相比较而言,对于帮助企业快速盈利,也可以说在什么地方建厂比发展技术更为重要,也可以说,在哪里建厂,意味着使用何种矿石,也就是用矿成本的比较。如何对用矿本身进行技术变革,似乎更具有长远的竞争力,但是对于当前的氧化铝厂来说,低盈利的激烈竞争让很多企业无暇他顾,只能着眼于解决眼下“危机”,而最快的方式就是寻找性价比高的矿石。本届会议上,我们邀请了大型氧化铝厂相关专家,就“不同铝土矿的应用比较和相应技术革新实践经验”为题,做主题演讲。
物流的重要性。近几年,因疫情对运输的影响进而对市场产生影响的情况时有发生,物流的保障越来越重要。而且随着进口矿数量以亿吨计,氧化铝数量保持在7000万吨以上,物流的市场越来越大,物流的位置越发重要。而且伴随着氧化铝厂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区位物流优势或者劣势甚至直接关系到氧化铝厂的利润,所以,市场不应只关注氧化铝市场和价格本身,物流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届会议上,我们邀请了宁波融翼集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涛先生,就“新形势下如何确保铝企物资运力畅通”为题,做主题演讲。
矿石供应问题。也许矿石的供不应求只是暂时的。我们应该把眼光看的再远一些,进口矿需求的猛增,最终是否会带来进口矿(产能)过剩的后果?首先,有一点值得我们警醒。氧化铝的产能“扩张和过剩”的日益增加,会给铝土矿造成真实需求增加的假象。这自然会促使铝土矿成为卖方市场,定价能力占优,利润增加,但无疑会刺激铝土矿新产能的增加,加剧中长期铝土矿产能过剩的风险。另外,中国港口的巨大容量,会容纳一部分过剩的供应,导致即便产能过剩,也不会马上传导,无非是氧化铝厂增加一部分进口矿的库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也会麻痹矿石的建设者。而且,因为国产矿石种种因素的限制,造成产量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矿石供应过剩的问题,也会让人忽视供应端的过剩问题。所以,对于铝土矿山投资者而言,当前中国的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但也存在风险。本届会议,阿拉丁(ALD) 铝土矿分析师马钧鹏,将以“进口矿需求的猛增,最终是否会带来进口矿过剩的后果”为题做主题报告。
上一篇:国际油价上涨助“两桶油”业绩猛增 石油巨头加快转型积极布局新能源
下一篇:今日行情
